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湖:趨近於一段跨文化的對話-新聞稿

【展覽新聞稿】2005/2/25

湖:趨近於一段跨文化的對話 ‭[‬澳洲與台灣攝影、聲音、文字新作‭]‬ The Lake‭: ‬Towards a Cross-Cultural Dialogue ‭[‬Recent‭ ‬Photography‭, ‬Sound‭, ‬and Text‭ ‬from Australia and Taiwan‭]‬

策展人:葉偉立

展期:2005/3/4-31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 ‬台北市北平東路7號(捷運善導寺站一號出口)

開幕茶會暨聲音表演:2005/3/4‭ ‬(星期五)7:00‭ ‬PM‭ ‬台北國際藝術村

《湖》新書預告茶會:2005/3/26‭ ‬(星期六)7:00PM‭ ‬台北國際藝術村

新聞連絡人/吳語心‭ ‬0928‭ ‬620‭ ‬069‭ ‬info@thelakeproject.com‭ ‬

展覽網站:www.thelakeproject.com‭ ‬

主辦單位:自體光設計有限公司‭ ‬

協辦單位: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台北國際藝術村

贊助單位:‭ ‬Egg‭ ‬雜誌、美商蘋果電腦公司

視覺統籌:麻粒國際文化試驗

本展覽為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策劃性展覽獎助計畫」所贊助

﹦﹦﹦﹦﹦﹦﹦﹦﹦﹦﹦﹦﹦﹦﹦﹦﹦﹦﹦﹦﹦﹦﹦﹦﹦﹦﹦﹦﹦﹦﹦﹦﹦﹦﹦﹦﹦﹦﹦

當代藝術展覽在企圖尋求視覺文化的前進與展現的同時,也潛含了一種期許—意外的碰撞與更具深度的文化交流。《湖》這個由葉偉立發起的一個交流計畫,於2005年三月份在台北國際藝術村以展覽的平台公開呈現幾乎超越平常策展的想像,用一個最是簡單樸實、也或許是最具烏托邦情懷的做法,激盪出參與此交流計畫的攝影藝術家、聲音藝術家與作家在面對創作的各種可能性。

一年半前葉偉立赴汲澳洲參與「Asialink藝術家交流駐地計畫」之際,便開始計畫這個關於藝術家彼此交換作品的可能性。為了達到他此行之文化交流目的,幾經思索後,決定以策展為實踐策略,並以澳洲與台灣的藝術家互換彼此攝影作品的概念來促成這個對話的可行性,對話的開展又再繫於展覽之上,所參與的攝影藝術家被邀請針對「湖」這個主題盡情發揮創作,並且自願提供作品來交換其他所有參與者的完整攝影作品全套,亦共同參與《湖》這個展覽的發表。十二位來自澳洲、十二位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就這樣開始加入創作計畫,爾後一年間,更衍生成多種領域的交流展演,有更多不同國家的聲音與文字創作者投入於對於《湖》更大的想像。

正如湖的地理表徵,聚合也不斷變化,《湖》這個跨文化的對話在如此波波折折承載一年多來的累積之後,迸開了許多未曾見的、無法預想的風景出來。湖可以是一個地點空間、一份奇想、一種情愫、一個記憶邊緣裡的故事,參與的藝術家帶進各種感官元素與經驗:台灣的劉和讓偶然重新發現他於2002年造訪黃石公園時對著一灘泥沼曾經剛好按下27次快門(恰巧參與的攝影藝術家每人被邀請交出一件作品的27份複製以供彼此交換與展覽之用),而除了這個巧合之外,這也切時地滿足了他對於湖的想像;來自澳洲的克里斯.漢卓(Chris Handran)為棕湖拍攝下他的作品;台灣的阮慶岳則寫出二段白湖、青湖的故事;聲音藝術家林其蔚這樣說:「在房間裡反複誦念『湖』一字,直到那個前所未見的『湖』在眼前閃爍」;對法籍的巫蘭(Claudine Rouhaud)來說,湖是一個清晰無比的意象,包括她兒時的記憶以及對女性特質的聯想;而在美籍的愛得華布克.李所寫的詩裡,卻拼貼了許許多多青少年張狂不安的情緒,語彙細膩私密,然更以神話般的筆調交融描繪出對於遙遠的異鄉‭/‬故鄉的情愁;陳界仁拍了想像中旅程的實際經過;‭ ‬西恩.科德伊羅與克萊兒.西利(Sean Cordeiro‭ ‬+‭ ‬Claire Healy)則拍出了他們實際經過地點其後回溯的想像‭[‬圖四‭]‬。繁此錯落,漾盪一面深刻而具有生命厚度的《湖》,涵養不同來歷背景之下,彼此認知與想像的異同、歷史人情的浮世繪,又假以展覽之名,凝聚,再度連結初始的跨文化對話。作品之間的關係,不經任何刻意,每位創作者僅僅由一字之間出發,而十幾個月間,在一種自發性的內在審視與反芻過程後,作品於交換際會時遇合,而我們在此時予見全貌。

展場中完整呈現24位攝影藝術家的攝影作品與文字記述、9位作家的文字創作,並可以聆聽8位聲音藝術家的作品,而其中多位聲音藝術家也將於展覽開幕當天三月四日晚上七點的開幕茶會上現場表演。這是一個需要時間與身體來經驗的展覽,卻又超越感官,因為需要思考;甚至超越思考,因為《湖》僅為每一個個體想像的起點,正如葉偉立在有意無意之間把川端康成的《湖》標的為他對這項交流主題的出發點一樣,而《湖》是一個素淨的邀請。

參展藝術家

視覺藝術家‭ -‬澳洲



彼得.波吉斯、毛瑞.波恩、‭ ‬西恩.科德伊羅‭+‬克萊兒.西利、瑞札德.德貝克、安.菲閏、薛恩.葛雷德威爾、克里斯.漢卓、派崔西亞.哈波、海倫.海特強斯敦‭+‬珍.寶金宏、‭ ‬梅爾.歐柯林漢、維吉尼亞.羅斯、卡羅.華納

視覺藝術家‭ -‬台灣

陳界仁、陳正才、陳順築、秦政德、許村旭、馮信華、李國民、李旭彬、劉和讓、‭ ‬吳語心、葉偉立、游宏祥

作家

傑考柏.佛曼、瑞秋.黑訥斯、愛德華布克.李、林則良、呂岱如、阮慶岳、吉力安.瑟瑞西爾、馬格利特.澤柏曼

聲音藝術家

克勞斯.布盧、廖銘和、林其蔚、羅頌策、劉珮雯、楊琮閔、巫蘭‭ ‬、蔡安智

附錄 藝術家名單英文版 Visual Artists‭ : ‬Australia‭:‬ Peter Burgess‭, ‬Maureen Burns‭, ‬Sean Cordeiro‭ + ‬Claire Healy‭, ‬Ryszard Dabek‭, ‬Anne Ferran‭, ‬Shaun Gladwell‭, ‬Chris Handran‭, ‬Patricia‭ ‬Harper‭, ‬Helen Hyatt-Johnston‭ + ‬Jane Polkinghorne‭, ‬Mel O’Callaghan‭, ‬Virginia Ross‭, ‬Carl Warner

Visual Artists‭ : ‬Taiwan Chen Chieh-Jen‭, ‬Chen Jzen-Tsai‭, ‬Chen Shun-Chu‭, ‬Chin Jzen-De‭,‬‭ ‬Hsu Chun-Shiu‭,‬‭ ‬Fong Hsin-Hwa‭, ‬Lee Kuo-Min‭, ‬Lee Shu-Bin‭, ‬Liu Ho-Jang‭,‬‭ ‬Wu Yu-Xing‭, ‬Yeh Wei-Li‭, ‬Yu Hung-Tsiang

Writers Jacob Forman‭, ‬Rachael Haynes‭, ‬Edward Bok Lee‭, ‬Lin Tzer-liang‭, ‬Esther‭ ‬Lu‭, ‬Roan Ching-Yue‭, ‬Gillian Serrisier‭, ‬Marguerita Zilberman

Sound Artists Klaus Bru‭, ‬Dino‭, ‬Eric Lin‭, ‬Luo Song-Ce‭, ‬Pei‭, ‬Punkcan‭, ‬Claudine‭ ‬Rouhaud‭,‬‭ ‬Tsai An-Chih‭,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推到 Twitter!
推到 Plurk!
推到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