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如何看自己的健康檢查報告


院長  楊適旭

大多數中年人拿到健康檢查報告都會發現不少紅字:例如GOT 43(肝機能指數,正常範圍應小於40)、飯前血糖為125 mg/dL(正常值應小於110 mg/dL),都不在正常範圍,心裡不免一陣緊張,不知道是肝臟出了什麼狀況?也擔心是否有糖尿病?心情馬上跌到谷底。回到家後,更弄不清楚是不是明天一定要立刻去大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又不知道要如何進行身體的內部整修工作



檢驗報告的迷思

有很多人只要健康檢查檢驗結果比正常值略高一點就開始認定身體出問題了,甚至沒有任何不適就開始自行向同事朋友打聽尋求偏方藥物治療。其實如果檢驗值比正常值多一點點,有可能只是檢驗的誤差所導致。人的身體是動態的,檢驗數值也是醫療統計學,再次檢查都有可能回到正常範圍內。多擔心已經很划不來了,自己尋找治療方式則更加危險,萬一自己研判的偏方治療方向相反,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相對於過度的臆測原因,抗拒進一步檢查則更危險。有些人初步檢驗結果異常,醫師會建議追蹤複檢,但是受檢者則可能因為覺得去醫院很不方便,於是將健康檢查報告擺到一邊,毫不理會,待身體感覺不適,回想當年,已錯失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時機,豈不是人財兩失。

 

如何面對健康檢查的結果
面對健康檢查結果,首先一定要有這樣的認識。在檢驗醫學上有不少的因素會影響檢驗的最後結果,如檢體(血液、尿、糞便等)沒有妥適的採取、檢驗儀器未適當校正或是受檢者當天身體的特殊狀況等,這些皆可能會造成檢驗誤差發生。因此面對健康檢查報告的第一步,即是請醫師進一步評估,了解哪些是需要擔心的事項、對於真正需要擔心的事項再複檢一次應該是必須的。

其次,檢驗結果的數據偏高或偏低,也未必代表身體出了什麼狀況。有些人的白血球檢查就是低於正常下限值4000肝功能指數就是會輕微偏高、心跳數就是比一般人高。可是後續的檢查卻也沒找出什麼嚴重疾病來,對身體的免疫作戰能力毫無影響,可以說在臨床上,沒有任何健康上的損失。但是有的人做了健康檢查知道異常後,就輕鬆不起來了,隨時想著會不會惡化,一想到就會請醫師再檢查看看,其實往往都是不必要的憂慮。

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先放下您的擔心,把問題交給醫師來為您的健康檢查結果提供後續的醫療服務,才是最好的方法。健康檢查報告的判讀問題,還有後續的整修工作,都必須交給具有豐富的醫學知識與經驗的醫師,才能有較準確的判斷與處理。畢竟健康檢查的目的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執行健康檢查的機構如果同時又擁有很多不同領域的專科醫師,他們又能夠通力合作,能將健康檢查結果和就醫病歷記載結合,同時,又能夠整併過去的所有記錄來做分析比較,這樣的健康檢查,才是我心目中最好的方法,對受檢者最有效益。

我也一直努力在提供這種健康檢查的服務方式。醫師如果能對受檢者當面親自解釋,並協助安排所需的治療,或轉交給其他專科醫師協助判斷和診斷治療(醫療專科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啊!),這些都是現今台灣醫療體系迫切必須建立的系統之一。

現在很多健檢中心的環境幽雅怡人,健康檢查報告精美又清楚,且常會註明檢查項目的參考值與異常原因說明,受檢者可以自行根據參考值判斷自己的檢查結果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又可以從所提供的異常原因說明自行去推測可能的原因。這樣的服務雖然對大家都很便利,但是引發的問題更多。主要是因為異常因說明常列舉了無數可能的嚴重疾病,但健康檢查數值和那些疾病的確診卻往往相距甚遠,所以最後都是不了了之,錢也花了,檢查也做了,但是對追求健康的生活好像幫助並不大。

我認為不管您在哪裡接受健康檢查,最好那裏的各種專科醫師人數應該都已具備,而且後續的治療能力也應該有,那個醫療機構如果也能做到親切和方便,就是可以幫您維護健康的健康檢查中心。讓醫師幫您判讀結果,這樣可以讓健康檢查所帶來的困惑降到最低、效益增到最大,也不致於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機。


註:本所各項健檢服務項目請參考本所健檢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推到 Twitter!
推到 Plurk!
推到 Facebook!